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為做好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組織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5〕4號)《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5〕5號)、吉林省教育考試院《關于做好吉林省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吉教考〔2025〕15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考試院關于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的部署,堅決維護國家教育考試的公平公正,堅持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確保碩士研究生招生質量。
二、組織管理
(一)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的各項工作。
(二)研究生工作處負責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中的組織與管理工作。
(三)相關研究生培養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組,工作組下設工作小組,負責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制定各專業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具體方案并組織實施。
(四)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紀檢監察小組負責對我校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全過程進行監督。
三、復試工作
(一)復試時間及形式
我校將于3月底之前(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開始進行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復試形式為網絡遠程復試。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紀檢監察小組及相關人員將對復試全過程進行網絡監控。
(二)復試資格名單確定
所有一志愿報考我校且達到《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國家分數線)以及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復試調劑服務系統”確認我校復試通知的調劑考生。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為總分不低于200分。
(三)復試資格審查
對于參加復試的所有考生,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將資格審查材料電子版發送至指定郵箱,郵件標題為“姓名+專業方向名稱”。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須向招生學院提交包括準考證、身份證(正反面)、誠信復試承諾書(承諾書模板見附件,需手寫簽名)及下述材料的電子掃描件(所有電子版均為原件掃描件):
應屆畢業生:學生證、在學成績單(加蓋學校教務部門公章)。
往屆畢業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本科成績單(加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公章)。
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另需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在2025年入學前可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另需出示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
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向長春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上交相關證明材料,學校將對證明材料進行核實。
個別考生如不能在復試前提供相關材料的可在郵件中說明。
(四)復試內容
1.網絡遠程復試內容包括專業綜合理論口試及綜合面試。通過結構化即時問答,考查考生的專業基礎知識、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潛質、思想道德品質、外語口語能力等綜合素養。
2.同等學力考生取得復試資格后,還需加試兩門本專業本科主干課程,形式為筆試,具體安排由考生與招生學院聯系確定。
(五)體檢
體檢要求按國家相關文件執行。考生報到入學時體檢,復試期間不組織體檢。
(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工作除在復試中直接進行外,還將在擬錄取名單確定后,通過“函調”的方式對擬錄取考生進行全面政審。
四、調劑工作
(一)調劑基本要求
1.須符合招生簡章中規定的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國家分數線)。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5.符合國家教育部關于2025年研究生招生調劑的各項政策。
6.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為總分不低于200分。
(二)調劑流程
1.研究生工作處根據學校復試錄取情況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上發布調劑缺額信息。
2.考生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填報調劑志愿。
3.我校將于考生調劑志愿填報24小時之內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復試調劑服務系統”篩選考生,并向確定接收調劑的考生發送復試通知。
4.考生需在收到復試通知后及時進行確認,并登錄我校研究生工作處官方網站(https://yjsgzc.ccit.edu.cn/),查看我校復試工作相關文件并及時與所在招生學院聯系。我校調劑采取差額復試的方式進行,原則上差額比例不低于120%。
5.研究生工作處將網上確認參加復試的考生名單下發至各招生學院,由招生學院負責通知調劑考生復試安排。
6.招生學院組織調劑考生復試,并將調劑復試合格考生名單報研究生工作處。
(三)其他說明
1.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工作由研究生工作處統一管理并辦理相關手續。
2.調劑工作必須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復試調劑服務系統”進行,未經調劑系統錄取的調劑考生一律不予承認。
3.發布調劑信息均由研究生工作處統一對外辦理手續,不符合教育部要求的考生不予調劑。
五、錄取工作
(一)錄取原則
1.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確保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未參加復試、復試不合格、加試科目不及格、或者其他不符合錄取規定的考生,一律不予錄取。
2.一經發現有不符合報考條件、考試違紀、作弊、身體或思想品德狀況等不符合要求的,或者發現通過弄虛作假取得初試、復試及錄取資格的,一律不予錄取。已經錄取的,取消其錄取資格。
(二)錄取程序
1.學校根據研究生招生計劃,依據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身心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考生名單。
2.研究生工作處在“全國碩士生招生復試調劑服務系統”將擬錄取考生設置為“待錄取”狀態,并通知考生網上確認,考生須及時做出明確答復。考生接受待錄取通知后,不予解除。
六、工作要求及其他說明
(一)各招生學院應高度重視網絡遠程復試工作,提前謀劃,制定細化、可行的學院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方案,報研究生工作處審核備案。
(二)各招生學院做好網絡遠程復試的命題工作,確保復試題目內容規范、題量充足、難度適中,體現出考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創新能力。同等學力考生取得復試資格后,還需加試兩門本專業本科主干課程,形式為筆試。
(三)做好網絡面試人員培訓工作,各招生學院分管院長、面試教師、研究生秘書要熟悉并熟練使用面試系統。考前開展面試教師培訓,規范面試評分,面試小組人數原則上不少于5人,保證評分客觀性。
(四)做好考生復試成績登錄及總成績核算工作,總成績由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組成,所占比例為各占50%。面試結束后,填寫考生錄取審批表,及時將擬錄取情況上報研究生工作處。
(五)配備專業技術人員,確保網絡及其相關設備配備到位、運行正常、技術指導和故障排除及時。
(六)嚴肅工作紀律,確保網絡遠程復試公平公正公開。
(七)考生需簽署并網上提交承諾書,保證為本人參加的該類測試。
(八)我校擬采用騰訊會議平臺,為防止意外,將釘釘作為備用平臺,請廣大考生提前熟悉兩個軟件的操作流程。復試時,需要考生同時準備兩臺電子設備(可視頻可上網),一臺用于網絡遠程復試,一臺作為環境監控。面試開始前,考生應在網上提前簽到。
(九)對于農村、邊遠和貧困地區考生及一些不具備遠程復試條件的考生,我校將協調有關部門提供合理的支持與幫助。
(十)突發情況及解決辦法
1.斷網情況
解決辦法:(1)開啟手機流量作為備用網絡連接;(2)斷網超過3分鐘,變更面試題目。
2.面試中聲音及圖像無法傳輸
解決辦法:招生學院增加網絡復試技術支持人員,對復試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技術指導和故障排除。
3.面試中有回聲
解決辦法:面試現場只使用一臺電子設備的麥克風收音。
4.面試中考生有其他干擾因素
解決辦法:(1)要求考生增加視頻攝像頭,擴大面試現場覆蓋范圍,有效排除其他人員在現場進行提示或傳遞答案的可能性;(2)考生簽訂網絡復試承諾書,一旦發現存在非獨立作答情況視為考試作弊,取消錄取資格。
七、招生工作監督檢查與錄取信息公開
學校在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中,實行信息公開與監督檢查,嚴格落實教育部有關要求。對擬錄取的考生信息在學校研究生工作處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個工作日。
學校招生工作紀檢監察小組負責對復試錄取工作各環節進行監督,負責對違紀線索和舉報進行調查核實。
學校紀檢監察舉報電話:0431-80578142
八、聯系方式
學校名稱:長春工程學院 學校代碼:11437
學校網址:https://www.ccit.edu.cn/
研究生工作處網址:https://yjsgzc.ccit.edu.cn/
研究生工作處微信公眾號:長春工程學院研究生教育
通訊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寬平大路395號
郵政編碼:130012
聯系部門:研究生工作處
聯 系 人:盧老師 周老師
咨詢電話:0431-80578806
手 機: 詳見:https://yjsgzc.ccit.edu.cn/info/1103/1484.htm
電子郵箱:115393452@qq.com
附件:2025年碩士研究生考生誠信復試承諾書
附件【附件:2025年碩士研究生考生誠信復試承諾書.docx】已下載154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