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辦學始于1960年,時為機電系,設有礦山機電、冶金機械、建筑機械三個五年制本科專業;機電系于1986年分為機械工程系和自動控制系;1998年,機械工程系發展為機電工程學院。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機械工程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均進入前50%學科序列,入選“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榜”,所在工程學為全球前1‰學科。
學院擁有教育部耐磨材料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納米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陜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安市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西安市重型機械裝備智能化技術重點實驗室等五個科研平臺,擁有機電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同時,依托綠色建筑全國重點實驗室,進行建筑工業化智能裝備方向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教職工120人,其中專任教師96人;教授13人,副教授33人。教師隊伍中有陜西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陜西省“教學名師”、陜西省“青年千人”、陜西省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首席科學家等一大批優質師資力量,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秀、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
學院扎根西部,面向全國,發揮在工程機械和電氣工程方面的優勢和特色,主動對接學校“建筑科技”學科鏈群的交叉融合,在建筑機械裝備動力學與控制、機電液設備智能監測與控制、智能制造技術與智慧生產運維、工程車輛智能化與綠色化、復雜電力系統的智能控制與管理等研究方向優勢明顯、特色鮮明,先后培養了包括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趙丁選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機械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
為促進全國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優秀大學生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的了解,激發青年學子科研興趣,拓展學術視野,感受科研氛圍和導師風采,學院將于2025年7月18日,舉辦面向全國高校的2022級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線上+線下)。
一、申請條件
(一)具備報考2026年研究生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二)來自于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高校;
(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質,遵紀守法,在校期間未受過紀律處分,身心健康;
(四)學習成績優秀,本科專業排名居前50%;
(五)外語成績優秀,英語四級成績在425分以上或者其他同等級別英語水平證明。
(六)身體健康,符合國家規定的體驗標準。
二、申請流程
(一)報名需提交的申請材料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5年暑期夏令營申請表》(見附件1)(需加蓋所在學院公章);
2.學生證復印件,學生證包含個人信息頁和完整注冊信息頁,如學生證遺失,可提交《教育部學籍信息在線驗證報告》;
3.本科階段前三年成績單(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
4.英語水平證明復印件;
5.其他需補充的支持材料(發表論文、專利、學科競賽、校級及以上榮譽獎勵、科研訓練、實習實踐等證明);
6.《申報人基本信息表》(見附件2)。
(二)申請程序
1.接收材料日期:2025年7月11日前,過期不再接受申請。
2.電子版材料提交:請將申請材料(1-4的順序)電子版用“本科在讀學校+報名專業+姓名”命名以壓縮包的形式發送至學院郵箱jdxykyb@163.com。
郵件標題格式:2025年暑期夏令營報名+本科在讀學校+報名專業+姓名。
3.審核公示:學院將對申請者進行資格審核,以申請者的教育背景、學業水平、科研情況等為主要審核依據。夏令營的材料審核工作擬于7月14日前結束,入選學員名單將在學院網站上及夏令營群中公布。屆時未接到入營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將不另行通知。
三、活動安排
夏令營期間學院將安排學術講座、學術交流、師生互動等活動。具體時間及方式以活動前三天通知為準,請學員關注夏令營群通知。
四、注意事項
(一)學生所申報的各種信息和申請材料必須真實,如有弄虛作假,一經查實,申請人的考試成績無效,取消申請人所獲得的資格。
(二)學生參加夏令營活動無特殊原因不能提前離場,如缺席將取消申請資格。
(三)夏令營參加者應自覺遵守夏令營期間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遵從工作人員的統一安排,不得從事與夏令營無關的任何活動。
聯系人:史老師、聶老師
聯系電話:029-82201483、029-89025093
QQ群:1043896855
機電工程學院
2025年7月7日
原文鏈接:https://yzb.xauat.edu.cn/info/1001/7276.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